本文系统阐述了ISO/IEC/IEEE 15288标准中的技术过程,聚焦商业或任务分析过程。通过定义问题或机会空间,确定利益相关者意图和期望的解决方案特征,为后续的利益相关者需求定义奠定基础。强调业务需求、运营概念和生命周期概念在系统开发中的重要作用。

abstract

技术过程用于定义系统的需要,将这些需求转化为有效的产品,在必要时允许一致地重现产品,使用该产品提供所需的服务,维持服务的供应,并在产品退役后处置它。

技术流程使系统工程师能够协调工程专家、其他工程学科、系统利益相关者 1和运营商以及制造业之间的互动。它们还解决了符合社会期望和立法要求的问题。这些过程导致创建足够高的需求集,并产生系统解决方案,以在性能、环境、外部接口和设计约束的范围内解决所需的能力。

商业或任务分析过程是技术过程的起点,需求定义始于业务愿景、组织或企业,运营概念(ConOps),以及其他业务管理定义业务需求(也称为任务需求)的组织战略 2目标和目标。

1 概述

1.1 目的

如ISO/IEC/IEEE 15288所述,

[6.4.1.1] 商业或任务分析过程的目的是定义问题或机会空间,确定利益相关者意图和期望的解决方案特征。

1.2 描述

商业或任务分析过程定义了业务或任务问题或机会,并确定了利益相关者对解决方案的意图。该过程确定了利益相关者,他们的业务或任务问题,机会,需要,期望,约束和接口。该过程的结果为利益相关者需求和要求定义过程 3提供了基础。

1.3 输入/输出

商业或任务分析过程的输入和输出在图4.2中列出。每个输入和输出的描述在附录E中提供。

1.4 过程活动

商业或任务分析过程包括以下活动:

准备商业或任务分析: - 审查相关信息和识别问题或机会。 - 定义商业或任务分析策略。 - 计划商业或任务分析活动。

定义问题或机会空间: - 定义和分析问题或机会。 - 确定利益相关者。 - 确定利益相关者的需要。

确定解决方案的特征: - 定义解决方案类别。 - 确定约束条件。 - 确定解决方案的生命周期概念。

评估替代解决方案类别: - 分析利益相关者需要。 - 定义解决方案约束。 - 确定可行的解决方案类别。

管理商业或任务分析: - 维护可追溯性。 - 提供信息项目。

常用方法和技巧:

  • 商业或任务分析是一个迭代过程,可能需要多次迭代才能充分理解问题或机会。
  • 利益相关者识别是关键活动,应该尽可能全面。
  • 使用各种技术来收集信息,包括访谈、调查、观察 4和文档分析。
  • 考虑整个系统生命周期,不仅仅是开发阶段。
  • 确保业务需求 5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。

2 详细说明

2.1 商业或任务分析概念

商业或任务分析过程是系统工程的起点。它建立了对业务或任务问题或机会的理解,并为后续的系统开发活动提供了基础。该过程的主要目标是:

  1. 问题定义 - 清楚地阐述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抓住的机会
  2. 利益相关者识别 - 识别所有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及其需要
  3. 解决方案特征 - 确定解决方案的高级特征和约束
  4. 生命周期考虑 - 考虑整个系统生命周期的需要

2.2 业务需求和运营概念

业务需求定义了系统必须满足的高级需要。这些需求通常源于:

  • 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目的
  • 市场机会或威胁
  • 法规或合规要求
  • 技术进步或创新机会
  • 运营效率或成本降低需要

运营概念(ConOps)描述了系统将如何在其预期环境中运行。它包括:

  • 系统的预期用途和功能
  • 用户和操作员的角色 6和责任
  • 运营环境和条件
  • 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接口
  • 性能期望和约束

2.3 生命周期概念

商业或任务分析过程必须考虑整个系统生命周期,包括:

收购概念 - 如何获得系统,包括采购策略、合同方法和供应商 7关系。

部署概念 - 如何将系统引入运营环境,包括安装、培训和过渡活动。

运营概念 - 系统在其运营生命周期中将如何使用和维护。

支持概念 - 如何在整个运营生命周期中支持系统,包括维护、升级和用户支持。

退役概念 - 当系统达到其生命周期结束时如何处置,包括数据迁移、环境考虑和资产处置。

这些生命周期概念为后续的系统开发活动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和约束,确保开发的系统不仅满足功能需求 8,还能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得到有效的支持和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