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需求分析领域,有一个专用术语:Requirements Elicitation, 在本系统中,我将他翻译为 需求探索。然而,这个术语不仅让人感到陌生,甚至很难理解。 甚至跟“需求挖掘”“需求调研 1”等术语混淆。
事实上, excitation 是一个动词,意思是“激发”、“刺激”、“激发”、“激发”。 案字面意思的话,Requirements Elicitation 应该翻译为需求引出,只是看起来就很古怪,虽然表达的意思更接近。在对比了他的多个涉及的含义后,reddish选择将他翻译为“需求探索”(所以仅是一家之言) 。
1 为什么Requirements Elicitation的最合适中文术语是“需求探索”?
1.1 Requirements Elicitation 的翻译候选
在中文语境中,Requirements Elicitation 有多种翻译方式,包括:
- 需求获取:最常用的翻译,强调“收集”需求,但可能忽略主动性和探索性。
- 需求引导:强调通过沟通“引导”利益相关者 2表达需求,但略显抽象。
- 需求启发:强调通过提问和讨论“启发”潜在需求,但更适合心理学领域。
- 需求捕获:带有技术感,但可能过于工具化,忽略人际互动。
- 需求探索:强调主动“探索”未知或模糊的需求,更具动态性和全面性。
1.2 选择“需求探索”的理由
- 准确性:需求探索不仅包括收集已知需求,还强调通过主动沟通、分析和协作,发现隐性或未明确的需求。
- 易理解性:“探索”一词直观地传达了过程的动态性和主动性,便于非专业人士理解。
- 全面性:需求探索涵盖了从需求发现到验证的完整过程,而不仅仅是“获取”或“收集”。
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术语需要方便理解,既不应复杂,也不应过于抽象。因此,reddish认为 “需求探索” 是最贴近原意且方便理解的翻译。 字面上的翻译 需求引出 则过于抽象和怪异,或许更准确但无助于理解和沟通交流。
2 需求探索(Requirements Elicitation)的核心思想和概念
2.1 什么是需求探索?
注:一下提到的需求探索,特指“Requirements Elicitation”的中文术语。
需求探索他是需求工程 3的核心环节,旨在通过与利益相关者(如客户、用户、业务专家等)的深入沟通,发现、澄清和定义他们的真实需求。它不仅是记录需求,更是通过主动探索,确保需求的完整性、一致性和可实现性。
2.2 需求探索的核心思想
- 以用户为中心:需求探索的出发点是理解用户的真实痛点和期望,而不是简单地记录他们的表面要求。
- 动态协作:需求探索是一个动态的、迭代的过程,需要团队与利益相关者持续沟通和反馈。
- 系统性思维:需求探索不仅关注单一需求,还要考虑需求之间的关联性、优先级 4和潜在冲突。
2.3 需求探索的关键活动
2.4 需求探索中比较重要的的挑战
- 隐性需求:用户可能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,需要探索者通过提问和观察发现。
- 需求冲突: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可能存在矛盾,需要协商和平衡。
- 需求变化:在项目进行过程中,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,需要持续跟踪和调整。
3 需求探索与其他概念的对比
需求分析中,有各种不同的提法或者概念,比如:“需求挖掘”、“需求调研”、“需求分析”、“需求管理 10”等等。 有时候大家会把他们混为一谈,其实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。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对比他们之间的区别。
3.1 需求探索 vs. 需求挖掘
- 需求探索:强调通过人际互动(如访谈、研讨会)主动发现需求 11,注重过程的动态性和协作性。
- 需求挖掘:依赖技术手段(如数据分析、自然语言处理)从已有数据中提取需求,更适合处理海量信息。
3.2 需求探索 vs. 需求调研
- 需求探索:更注重发现和澄清需求,强调与利益相关者的深度沟通。
- 需求调研:更偏向于通过问卷调查、市场分析 12等方式收集信息,可能缺乏深度互动。
3.3 需求探索 vs. 需求分析
- 需求探索:是需求分析的前期阶段,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定义需求。
- 需求分析:在需求探索的基础上,进一步细化、验证和优先级排序需求。
3.4 需求探索 vs. 需求管理
- 需求探索:关注需求的发现和定义。
- 需求管理:关注需求的跟踪、变更控制和实现,是需求探索的后续环节。
4 结论
需求探索是需求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,它通过主动沟通和协作,帮助团队发现和定义用户的真实需求。与“需求挖掘”“需求调研”等概念相比,需求探索更注重人际互动和动态过程。选择“需求探索”作为翻译,不仅准确传达了其核心思想,也便于更多人理解和应用。无论是软件开发还是产品设计,掌握需求探索的方法和技巧,都是项目成功的关键。